正值元宵佳节,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通过一场直播向公众传递了关于AI时代的紧迫信号:“我们已经进入AI时代,每个人都要学会使用AI工具,这不仅能提升效率,更会彻底改变生活方式。”这场直播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,引发科技圈热议。
雷军:“DeepSeek的突破值得钦佩”
直播中,雷军特别提到近期备受关注的AI公司DeepSeek。他表示:“春节期间,DeepSeek的技术成果在业界引起震动。他们展现出的创新能力,让我非常钦佩。”尽管未透露具体细节,但结合此前媒体报道,DeepSeek可能在多模态大模型或AI硬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
雷军进一步强调,AI不再是“未来趋势”,而是“当下必须拥抱的现实”。他以小米自身为例,提到AI技术已深度融入汽车研发、用户服务等环节。例如,小米SU7 Ultra车型的续航测试中,AI算法优化了电池管理系统,使其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。
AI工具普及化:从“可选”到“必选”
雷军的观点与行业动向不谋而合。同日,深圳特区报报道称,AI技术正加速渗透日常生活:某车企通过“AI大脑”实现全域自动驾驶,医疗机构则利用AI辅助诊断系统将影像分析效率提升40%。这些案例印证了雷军“AI工具普及化”的判断。
争议与挑战:效率与人性化如何平衡?
尽管AI技术前景广阔,雷军也坦言行业面临挑战。例如,小米SU7车型近期曝光的“断轴”事件,背后涉及AI测试数据与实际路况的偏差问题。他回应称:“技术需要迭代,但AI的自我学习能力将缩短这一过程。” 此外,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、伦理风险等议题,仍是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。
结语
雷军的元宵节喊话,不仅为AI技术背书,更折射出科技领袖对时代转型的敏锐洞察。随着DeepSeek等企业的技术突破,以及小米等巨头的场景化落地,AI工具正从实验室走向大众。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机,或许正如雷军所言:“学会AI,是每个人的必修课。”